央广网上海3月5日消息(记者唐奇云)高水平工程人才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奇异果体育。在职工程人才作为工程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通过学历提升系统性更新专业知识、学习新兴技术,更好适应未来产业发展。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带来一份关于改革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提案。他表示,当前的工程硕士招考制度不利于选拔和培养在职工程人才,建议全面改革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培育大批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卓越工程人才。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钱锋具体指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考制度不利于在职工程人员报考。如初试阶段,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与全日制在校学习的考生完全相同(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和专业课),且侧重基础理论,令在职考生望而却步。而复试阶段,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考研初试分数线相同,在职考生缺乏竞争力。
由于报考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在职人员很难通过初试,剩余招生名额被调剂到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及工程管理等专业,长此以往导致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名额进一步萎缩。大量拥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在职人员渴望通过系统的学位学习来进一步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却很难通过目前的招生考试进入工程硕士阶段学习。为此,钱锋建议——
探索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考新路径
钱锋认为,可改革初试科目,将原先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专业课等整合为“工程综合能力基础”,重点考察工程基础能力,复试阶段由各校安排英语、数学及专业课笔试和面试。或者借鉴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申请-考核”的招生方式,遴选有重要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的青年优秀骨干在职人员,通过跨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习,打造为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奇异果体育官网入口。
打造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在校培养新模式
面向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对卓越工程人才的新要求,重点增设人工智能、工业元宇宙、工业大模型等前沿理论和技术课程,探索设置市场营销、综合性、国际化、学科交叉型、问题导向型等课程,强化产教融合培养和企业导师作用,帮助在职人员进一步提升解决现实工程问题的能力奇异果体育官网入口。制定针对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规定,明确学习实践、考核和论文等方面要求。
建立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特点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在钱锋看来,应重点考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应用理论知识和前沿技术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鼓励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参与重大工程项目攻关,并将其创新贡献作为考核评价依据。探索毕业论文分类评价制度,强化应用和实践导向,允许非全日制工程硕士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位论文。